污水一體化處理設備被大量應用于工業廢水、生活污水、商業污水、化工污水等場景應用,對污水處理的效果具有良好的反應。
污水一體化處理設備它的組件構成有哪些呢?有幾種作業工藝?
污水一體化處理設備結構有,格柵、調節池、酸解池、一級生化池、沉淀池、消毒池等。
污水一體化處理設備目前采用以下四種工藝進行水處理作業A/O工藝、SBR工藝、CASS工藝、MBR工藝。
污水一體化處理設備A/O工藝
1、系統簡單,運行費低,占地小;
2、以原污水中的含碳有機物和內源代謝產物為碳源,節省了投加外碳源的費用;
3、好氧池在后,可進一步去除有機物;
4、缺氧池在先,由于反硝化消耗了部分碳源有機物,可減輕好氧池負荷;
5、反硝化產生的堿度可補償硝化過程對堿度的消耗。
污水一體化處理設備SBR工藝:
1、在大多數情況下(包括工業廢水處理),無需設置調節池;
2、SVI值較低,污泥易于沉淀,一般情況下,不產生污泥膨脹現象;
3、通過對運行方式的調節,在單一的曝氣池內能夠進行脫氮和除磷反應;
4、應用電動閥、液位計、自動計時器及可編程序控制器等自控儀表,可能使本工藝過程實現全部自動化,而由中心控制室控制;運行管理得當,處理水水質優于連續式;
5、加深池深時,與同樣的BOD-SS負荷的其它方式相比較,占地面積較小;
6、耐沖擊負荷,處理有毒或高濃度有機廢水的能力強。
污水一體化處理設備CASS工藝
1、CASS工藝在工作的時候是在一個池子進行循環運行的方式,其整個工作環節都是在反應池中的,因此避免了在工作中存在的其 他基礎設施和占地空間,避免了二次沉池和污泥同流設備的應用, 且具備著布置結構緊湊、占地面積小、投資效率高的優勢。
2、從工藝的反應現狀進行分析,其在工作的過程中是從污染物降解來進行分析和處理的。當污水在處理工作中經過反應池的 時候,是以微生物為基礎來進行混合液稀釋模式,從而從空間上形 成了一套綜合化、系統化的反應現象,是一種被動管理的工作流程, 但是由于其綜合性工藝模式強、管理控制因素完善、機制濃度髙的因素使得其在管理工作中還存在著一定的優勢。
3、CASS工藝由于是在沉淀池進行的,其反應作用是以沉淀為主 的,這種方法不僅有利于沉淀階段的順利持續進行,并且在應用中 受到的影響因素也無需特殊處理就能正常運行的一種工作模式。
4、CASS工藝在設計的過程中主要是通過考慮到制約方式進行綜合控制,確保流量變化能夠滿足當前污水處理的設計要求,并且在處理的過程中確保污水系統停留的時間和預置停留 的范圍,并且工藝可通過調節運行周期以適應水量和水質的變化。
污水一體化處理設備MBR工藝:
1、由于膜的高效分離作用,分離效果遠好于傳統沉淀池,處理出水極其清澈, 懸浮物和濁度接近于零,細菌和病毒被大幅去除 ,出水水質優于建設部頒發的生活雜用水水質標準( CJ25.1-89 ),可以直接作為非飲用市政雜用水進行回用。
同時,膜分離也使 微生物被完全被截流在生物反應器內, 使得系統內能夠維持較高的微生物濃度,不但提高了反應裝置對污染物的整體去除效率,保證了良好的出水水質,同時反應器對進水負荷(水質及水量)的各種變化具有很好的適應性,耐沖擊負荷,能夠穩定獲得優質的出水水質。
2、該工藝可以在高容積負荷、低污泥負荷下運行,剩余污泥產量低(理論上可以實現零污泥排放),降低了污泥處理費用。
3、生物反應器內能維持高濃度的微生物量,處理裝置容積負荷高,占地面積大大節省; 該工藝流程簡單、結構緊湊、占地面積省,不受設置場所限制,適合于任何場合,可做成地面式、半地下式和地下式。
4、由于微生物被完全截流在生物反應器內,從而有利于增殖緩慢的微生物如硝化細菌的截留生長,系統硝化效率得以提高。同時,可增長一些難降解的有機物在系統中的水力停留時間,有利于難降解有機物降解效率的提高。
5、該工藝實現了水力停留時間( HRT )與污泥停留時間( SRT )的完全分離,運行控制更加靈活穩定,是污水處理中容易實現裝備化的新技術,可實現微機自動控制,從而使操作管理更為方便。
6、該工藝可以作為傳統污水處理工藝的深度處理單元,在城市二級污水處理廠出水深度處理(從而實現城市污水的大量回用)等領域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。